【魚露與蠔油】雞公碗傳奇

小背包帶不回整個碗,帶隻匙羹以解鄉愁。

對某個世代的廣東人而言,雞公碗是家家戶戶都在用的日常器物。我出生在台灣,家裡自然是沒有雞公碗的,但每次和媽媽回香港,都還是會在少數小吃店中看見,就像台灣的大同寶寶,代表著某一代人的共同記憶。

最近這幾年,雞公碗突然成了一股風潮。主打懷舊的香港餐廳不在話下,走進香港的古蹟或歷史建築,仿古的生活場景也一定會佈置幾個雞公碗,雞公碗彷彿成了廣東庶民文化的象徵物。記得在開平的一間古董店,雞公碗也是店內的主力商品。

據說雞公碗熱潮的開端,是網路上有人蒐集了香港TVB電視台三十年來的雞公碗鏡頭,無論故事背景是古是今,舉凡吃飯場景都有這隻雞公碗,雞公碗也由此被網友譽為「TVB神道具」。另一個推波助瀾的力量是周星馳電影,雞公碗在每個吃飯的鏡頭中也都佔有一席之地。

http://www.hkcna.hk/content/2013/0219/179665.shtml

傳說雞公碗是廣東人的「起家碗」,在粵語中,「雞」的發音與「家」相近,又以破曉雞鳴象徵勤奮,有帶來財富的意思。也有人說早年貧苦,碗內無菜,在碗和匙羹上畫些雞魚蝦蟹,好像有些肉類配飯吃,心理上會舒服點,頗有「精神勝利法」的意味。不只是碗,匙、茶壺、茶杯、酒杯等食器,都可以畫上「雞公」。十九世紀末,隨著大批廣東人轉徙南洋,在東南亞各國也都能看見雞公的蹤影。

我一直以為雞公的形象就是一隻黑尾紅頭的大公雞。興沖沖拿出從香港帶回的兩隻雞公匙,父親說:「我們小時候家裡就是用這個!不過不是紅色的,是藍色的,是用線條畫的藍色公雞。」

「越南也都用這雞公碗嗎?」

「華人家庭都用雞公碗。越南人用陶碗。」

「那雞公碗是去哪裡買的?很貴嗎?」

「市場裡的華人商店就有賣,便宜得很啊,一毛兩毛。大概都是從廣東運過來的吧。」

藍色的雞公碗倒是很難見到了,網路上能查到的,大多已是被收藏的古董文物。「雞公」傳奇的最高潮是2014年的香港春拍,一隻明成化年間的「雞缸杯」在蘇富比拍出了二億八千萬港幣(約十二億台幣),創下中國瓷在世界拍賣史的最高價紀錄。這隻小瓷杯是景德鎮為皇室所燒製,一隻紅頭黑尾的大公雞,領著母雞小雞覓食,圖案和廣東的雞公碗頗為相似。成化雞缸杯的名貴源自燒製的精工細巧,傳說成化帝很喜愛一幅「字母雞圖」,命官窯製成酒杯,於是有了這組陶瓷史上的超級珍品。萬曆年間的《神宗實錄》即載:「神宗時尚食,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,值錢十萬。」名貴之物必有仿品,成化之後,歷代多有仿效,不知道是否正因為皇室風尚,由此流入民間?但又為什麼限於廣東一帶呢?

聽說香港元朗有一間雞公碗專賣店,老闆一看花樣成色,就知道碗的來歷。種種謎團亟待解答,只好祈求短期內有機會前往拜訪了。

延伸閱讀:泰國成為雞公碗生產中心

雞公碗裏看歷史 — 明周文化

10樣雞碗冷知識 10 เกร็ดชามไก่


Originally published at www.cdns.com.tw.

原刊於中華日報副刊,2016/03/15

發表者:張蘊之

.

發表留言